当前位置: > 尊龙-人生就是博旧版 >
尊龙-人生就是博旧版7月20日,本报刊发了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罗以民的《杭州“发现”的“南宋西湖全景图”是清代伪作》一文,引发广泛关注,由此引发关于“南宋西湖全景图”的真伪之争,并引起中外学者和收藏界的关注。
事件缘起于7月11日,一幅现藏美国华盛顿福瑞尔(Freer)艺术博物馆,被称为“南宋西湖全景图”或“西湖繁胜全景图卷”、“西湖清趣图”的画作,被“首次”发现的消息,同时见诸多家媒体。
在报道中,“考证发现并公布”此画作的陈珲介绍,此画“描绘的是南宋时期的西湖全景”,“出于南宋院画的高手之笔”。报道称:“不少专家提出,这幅图的历史价值绝不亚于《清明上河图》,要想办法将真迹请回中国。”
罗以民对此画的断代表示质疑的文章发表后,陈珲给本报来稿,对罗文作出回应,坚持此画“为珍贵南宋院画”;7月26日,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郑嘉励接受媒体采访,认为此画“所绘内容应是宋末元初”。
现将这场争论的发端和概况,综述如下。本刊将继续关注“南宋西湖全景图”线 “发现南宋西湖全景图”
根据7月11日的报道,“昨天,‘发现南宋院画《西湖繁胜全景图卷》’新闻发布会召开,这是南宋西湖全貌首次在国内呈现”。陈珲说,这幅画并没有名称,是她自己命名的,“因为画中的西湖实在太繁华了,于是,我就把这幅图命名为《西湖繁胜全景图卷》。”
根据报道,陈珲当时详细地介绍了此画的发现过程,以及断代依据。“在初见这幅画的片段时,陈珲就认为这幅画出于南宋院画的高手之笔。‘章法高度简洁,画风工整规矩,没有很张扬的个性,找不到笔意纵横恣睢之处。’这些特征符合南宋院画的风格。”
“后来,有机会见到全图后,陈珲更坚定了当初的判断。‘画中显而易见的南宋特征,比比皆是。’比方说,钱塘门九曲城、大佛头、钱湖门瓦子……画中的景物和南宋文献的记载相当契合。”(以上详见2013年7月11日《杭州日报》A8、A9版《疑似南宋西湖全景图首次在国内亮相》)
在陈珲的介绍中,她大约在2009年12月初见此画,福瑞尔艺术博物馆馆长戴维·霍格博士来到浙江大学做讲座,随身带来的礼物就是此画的复印照片。根据记录,福瑞尔艺术博物馆将此画的创作时间定为明代。陈珲听这场讲座,并得到了该画的全部电子图。(以上详见2013年7月11日《都市快报》B14、B15版《杭州学者发现南宋西湖全景图》)
7月20日,罗以民先生率先在《羊城晚报》发文,对此画的南宋断代进行质疑。其文章首先质疑的就是画中出现的“清代杭州的城中城、满城(旗营)”、“明代才出现、伸入湖中的‘问水亭’”、明人“孙隆所造的孙堤”、“明正德年间杨孟瑛所修”的苏堤。
该文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详述了宋明苏堤的变迁,认为该画中苏堤,与宋代苏堤不同。并指出:
“宋代西湖长桥为西湖上第一大桥,长达500米以上,桥上还有三座门。但此画不仅大图中没有长桥,居然连平面图里都没有画上。”
“‘南宋西湖全景图’中,有多处游人仆役打伞,伞柄均高出人一头,达2米,此高伞为清代康乾时式样,非宋。”“该画者画出‘康乾高伞’,必是康乾之后人作伪。”
在文中,罗以民认为,“在宋《咸淳临安志》的‘西湖图’上,断桥是有亭子的”,而此画无亭子;此画“断桥两端画了4根立柱”,“是为了迎接康熙、乾隆南巡住孤山行宫加强警卫而设立的”;“画中满湖栅栏,全是豪强私占的水面”,“但明末吏治腐败,豪强乱占水面的现象,延续入清”;“画中的‘大游船’是海船”,“在西湖中不能航行,只能搁浅”。
最后,他在文中通过比较故宫博物院藏厉鹗真迹,指出此画中错漏百出的“厉鹗跋”为伪跋,指出该画的纸张为“和纸”,墨迹非皇家用墨,颜料为洋彩,装裱“为标准的日本式现代装裱”,印鉴为伪造的。(以上详见2013年7月20日《羊城晚报》B8版《杭州“发现”的“南宋西湖全景图”是清代伪作》)
事实上,在7月11日的相关报道中,也出现了对此画的南宋断代的质疑声音。根据报道,有记者将该画作的照片给一些专家进行了鉴别,有两位专家当即表示异议。
“浙江省文物鉴定审核办公室的周永良老师在看过照片后,认为,这幅画作描绘的确实是杭州西湖,但至于画作的年代,周老师有不同的见解。他认为,这幅画作的绘画风格与南宋的画风相差很大,根据他的推测,有可能为明清时期的画作。”
“而民间学者,对南宋史与书画同样有研究的傅伯星老师在看过画卷照片后,与周永良老师意见相仿,他认为,这幅画作更偏向于界画(界画是中国绘画很特色的一个门类,在作画时使用界尺引线而得名),功用也许更偏向于实用性上,比如说像是为皇家所画的西湖导游图,而绘画风格上确实与宋代画风相去甚远。”(以上详见2013年7月11日《钱江晚报》A4版西湖版绘尽古临安风华》)
根据罗以民的介绍,他的文章在《羊城晚报》发表之后,他在第一时间将之发给了美国福瑞尔艺术博物馆的书画部主任史蒂文先生,该馆一工作人员复信说,该馆对此画断代一直持有多种意见,“南宋”从来就不是定论,她本人就不认为是南宋。
来信还指出,戴维·霍格先生只是该馆视觉资料部门的负责人,硕士,并非馆长,博士。她对报纸的所谓“发现”的说法,表示十分惊讶。
7月26日,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郑嘉励接受媒体采访,对此画的断代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对媒体表示:
“从长卷看,杭州是有城墙的,钱塘门、钱湖门等城门洞是方形的,可知其为‘排叉柱’的城门,而非元末重建后的圆形拱顶城门;雷峰塔是嘉靖年间火劫之前的形象;岳坟前,不设供桌、石像生,亦无秦桧王氏等人跪像;
苏堤之外,还有赵公堤,赵公堤在明代以后已经无存;断桥呈现典型的宋桥形式,与南京市图书馆藏宋版《咸淳临安志》所附《西湖图》中的断桥高度一致……画中的‘名物’,包括建筑、服饰等,在直观上,与南宋暂无明显相悖的地方。”
“郑嘉励确信,这幅长卷的题材,描绘的是宋末元初的西湖。” 他“觉得‘首发’之说不准确,有点大惊小怪,掠人之美。”
“在《西湖清趣图》中,所有的城门洞都是方形的,说明这幅画的内容只能是南宋的。明清人很难设想宋代的方形城门。这一点,《咸淳临安志》南宋版本与清代版本的《西湖图》,完全不同。宋版的城门洞均作方形,无拱顶特征,而清道光版本的《西湖图》则按照清人熟知的情形,改绘成了拱顶。由此可知,《西湖清趣图》以描绘南宋西湖的可能性最大。”
郑嘉励认为,“有人认为南宋的断桥上有亭子,他可能参考的是清代重刊《咸淳临安志》的版本”,“在南宋版的《咸淳临安志》所附《西湖图》中,断桥上并无亭子,且桥头各竖立有华表二,与《西湖清趣图》完全一致”。(以上详见2013年7月26日《杭州日报》B6版《宋元考古专家郑嘉励:疑似南宋西湖全景图所绘内容应是宋末元初的西湖胜景》)
梦鸽申请公审李天一吴樾 车震朝鲜大阅兵神秘部队成人奶妈地下交易地方政府债务“全球最牛”黑客运-20 试飞照保鲜膜 塑化剂央视揭穿王林孙杨世锦赛夺金树蛙雨中打伞是摆拍河南杀5人凶犯落网富豪相亲会揭秘大连山体滑坡
Copyright 2017 尊龙-人生就是博旧版 All Rights Reserved